“我们从2013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以来,土地里的有机质提高了好几倍,产量也从最初的600斤左右,到现在1200多斤,实验田更是达到了1500多斤,保护性耕作的优势非常明显。现在,一年一亩地可增加经济效益120余元,目前合作社自有流转土地1200亩,一年下来可增收14万余元。”在青岛志涛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志涛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这一切得益于我市依托姜山镇志涛农机专业合作社、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中心,建立起的一种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连续多年的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农牧结合牛粪还田、沼渣还田,王志涛的农场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有效改善了土壤板结的状况,降低了畜牧养殖的饲料成本、农业种植成本等,打造了我市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样板。我市也借力造势,建立多个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基地 “目前,全市小麦种植面积在65万亩左右,近几年通过我们的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达到了三十万亩左右,平均每亩大概能增产100多斤,可以为老百姓节本增效100多元,这项工作目前得到了国家及省里的认可。”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服务中心分管负责人孟范俊告诉记者。
自“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启动以来,我市以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模式为主要手段,创新性地提出了“农牧结合”“秸秆饲料化”“秸秆基料化”、新型耕作机械应用等新路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截至目前,我市举办多期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培训合作社社长、合作社机手、村书记、致富带头人及省定贫困村、经济薄弱村村民代表超5000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莱西市率先在全国建立起的农牧结合保护性耕作综合利用试验示范基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综合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沼气发酵,形成了一条生态农业的生产链,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的华丽转变,为农业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这种模式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肯定。欧洲保护性耕作联盟主席特里布·巴斯奇告诉记者:“今天真是太震撼了,非常高兴在中国能够看到这么好的保护性耕作的实验田,在以往世界其他的地方,我所看到的所谓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田,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好的土壤覆盖,较少的土壤层的扰动,我真的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可持续耕作田土壤得到这么好的提升,所以希望今后中国的可持续耕作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