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做好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工作部署,2016年5月,威海市环翠区在威海市“市域整体推进、免费托管服务”的指导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体、学生自愿”的原则,采取“弹性+特色”的方式率先实现了小学生课后托管全覆盖,让“三点半”难题不再困扰环翠家长。
一、分层部署、全面发动,确保应托尽托全面覆盖。
区域层面将“解决小学生课后托管问题”列入政府“为民实事”和“民心工程”,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政府新闻发布会、各类媒体宣传及“致家长一封信”等渠道,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让每位家长知晓。在全面摸排、 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开展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学校层面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首先在没有校车的城区小学启动试点工作,在托管内容与方式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后,2018年3月,政府牵头,交运部门对校车运行时间进行调整,配备校车的乡镇学校也提供托管服务,所有小学全面推开。
学生层面本着“自愿参加、免费托管”的原则与家长签订协议,保证安全,避免监管脱节,保证质量,让家长放心满意,参与托管的学生越来越多,由2016年的不足2000人增加到现在的1.6万人,占到小学生总数的近六成,实现了需托尽托、全面覆盖。
二、科学设计、探索创新,实现弹性托管人性服务。
坚持“规范+自主”原则,科学设置服务内容。各学校在严格落实“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统一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因校制宜、“一校一案”地开展课后托管工作。校内外教育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整合,有的学校结合学校特色开设托管服务项目,有的学校挖掘社区和家长资源开设个性化托管服务内容,有的根据家长群体需要,弹性设置托管时间。
坚持“常规+特色”原则,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倡导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写作业、读书、写字、运动、游戏等常规托管服务,也设置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类特长托管服务。各学校根据师资优势、学校特色及场地安排等实际情况,形成可供学生选择的“托管套餐”,让学生自主“点餐”。有的学校实施“30+X”模式,30分钟为作业时间,X为经典诵读和大阅读时间,很受家长欢迎。
坚持“统一+接力”原则,提供弹性托管服务。为满足部分家长延迟接送孩子的需求,在统一托管最低时限1小时的基础上,灵活实施接力托管服务,通过党员先锋岗、值班领导(老师)、安保人员接力的方式,保证学生离校时间弹性化、托管服务人性化。
三、强化投入、有效监管,保障规范实施长效运转。
设立专项经费,财政全额买单。按照每校每学年15万元的标准安排课后托管经费,专款用于教师补助、托管场所维修、各类设施配备及安全保障等方面,2018年投入专项经费330万元。
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全程监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严格规范办学、 教育收费的管理,划定托管红线,明确安全底线,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信息通报、家校联系等制度建设,做到场地设施有保障、规范管理有制度、领导教师全到位,切实履行好对学生的看护责任。
完善考核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将课后托管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考核项目,专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注重听取学生及家长反馈,每年发放调研问卷 5000 余份,电话随访 1000 余人,实施多主体、多元化评价,对课后托管专项工作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对成效显著、家长满意度高的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普及。 |